查看原文
其他

乡村振兴记丨社区鸡头米文化品牌养成记

缪玲玲 中国社会工作 2022-10-15


姜家社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西北端,属于村改居社区。姜家社区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拆迁前是鸡头米的重要产地。拆迁后,仍有村民去太湖边上承包土地继续种植鸡头米。多年来,姜家社区周边已经形成规模较大的鸡头米交易市场。

2018年,苏州市姑苏区乐助社工事务所承接了姜家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。围绕姜家社区的鸡头米文化特色,社工立足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复兴,从社区的优势资源出发, 本着多元参与、文化品牌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,联合社区居委会、社区党员、社区居民、商家、媒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,筑形象、塑品牌、传精神,打造特色姜家社区。




▲剥鸡头米大赛


为深入挖掘鸡头米文化内涵,社工开展了讲鸡头米故事、绘鸡头米形象、寻鸡头米美食、体验鸡头米种植过程、过鸡头米文化节、组鸡头米传承队伍等一系列活动。社工通过口述史访谈,整理出包含鸡头米种植历史、种植技巧、烹饪方法、识别方法、人物经历等信息的故事7篇。社工还征集到鸡头米图片80张,美食20余种,备选吉祥物形象3个。在此过程中,确认了姜家社区鸡头米“品质、诚信、勤劳、善良”的文化内涵,与“不甘落后、勤奋创业、实时创新”的姜家精神相呼应。


▲鸡头米美食大赛


在鸡头米种植农忙前后,社工通过举办具有仪式感的活动,营造姜家社区鸡头米文化氛围,深化社区居民共同的文化记忆。例如,鸡头米文化节每年7月底开幕,现场活动加网络直播,营造出浓浓的鸡头米文化氛围。每年9月底农忙即将结束,社工举办剥鸡头米大赛, 与居民一起庆祝鸡头米的丰收。

社工还动员居民对鸡头米文化进行创新创作。例如,开展鸡头米美食大赛,组织居民烹饪、品尝鸡头米美食,从饮食文化上引发居民的共鸣;开展鸡头米衍生品大赛,收集到居民原创的蒲扇、钥匙扣、马克杯、拼图相框、泥人、斜挎包等生活化作品,并通过投票的形式对外推广姜家社区的鸡头米文化;开展鸡头米文创大赛,征集到居民画作、手抄报、书法、作文、视频等作品。这些活动不仅重塑了居民对鸡头米文化的记忆, 也让居民有更多渠道表达对鸡头米文化的情感。

此外,社工通过多种行动打造出精致的鸡头米文化载体。除了开展鸡头米文化创意大赛之外,社工还组织评选鸡头米吉祥物,编撰社区志,编写和排演蕴含鸡头米文化和姜家精神的鸡头米之歌、舞台剧,设计和宣传鸡头米文化概念,设计鸡头米形象纪念品、拍照墙等。

▲鸡头米文化衍生品


通过这一系列鸡头米文化品牌塑造活动,扩大了姜家社区鸡头米及其交易市场的影响范围,形成了社区鸡头米文化的“人、文、地、产、景”资产。在“人”方面,组建和培育了姜家社区鸡头米文化传承人队伍、乐志力志愿者团队,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文化、经济需求;在“文”方面,挖掘提炼了鸡头米“品质、诚信、勤劳、善良”的文化内涵,唤醒了居民的文化认同;在“地”方面,发扬了苏州鸡头米特色农耕文化;在“产” 方面,通过对鸡头米文化品牌塑造及其对鸡头米交易市场的宣传,力促居民增收;在“景”方面,形成了鸡头米文化墙、鸡头米文化长廊等实体。

在鸡头米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,社工扮演着引导者、使能者及支持者的角色,并且注重动员社区居民、社区党员、物业等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的决策、实施、管理和监督等各个环节。通过调动居民参与文化品牌塑造的过程,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参与能力,培养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,建立了社区支持网络,进而联结起社区内外有效资源。




▲第二届鸡头米文化节


鸡头米文化品牌的塑造,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姜家社区人、情、景的振兴。例如,通过居民志愿者团队的打造,形成了志愿服务风尚, 还原了传统乡村社区守望相助、睦邻友好的氛围;鸡头米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为居民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,建立并维系了居民情感;动员居民一起参与绘制鸡头米文化墙,形成了具有姜家文化特色的社区景物,这些景物将会在维系居民情感上持续发挥作用。(作者单位:苏州市姑苏区乐助社工事务所)


来源:《中国社会工作》2021年5月上刊,转载请注明来源


END



作者:缪玲玲

责编:夏学娟

制作:谢霄


往期推荐



一个瑶族村的文化口述史行动

妇女撑起村庄“半边天”






立即关注在这里,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

投稿平台:

tg.shehuiwang.cn

今日头条:中国社会工作

抖音:中国社会工作

微博:中国社会工作杂志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